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蔡尚典
「歐洲大學易進難出」
我是今年剛讀完阿姆斯特丹大學foundation要升大一的學生蔡尚典。那時在申請學校時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可是還是很認真的準備資料等等,沒想到北歐的大學會入取我因為當時想上網查詢相關資訊或一些申請這個學校的經驗都找不到,所以當得知申請上的時候覺得自己真的是很幸運才可以入取這間大學。
剛到荷蘭讀書時,學校給予的幫助十分有限,學生們對大多數的事務沒有頭緒就連我也依樣,靠著與不同國家的同學間互相交換資訊才慢慢加深對荷蘭的了解。隨著待在荷蘭的時間越來越長,對於當地文化語言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生活感覺變得更有效率與目標。在荷蘭念預科的是在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當地英語的高普及率,當地人的英語程度出奇的好,部分是因荷蘭語是僅次於Frysk(荷蘭北部方言)最接近英語的語言,所以英語能進步更快。在荷蘭,高達80%的大學學士科系是有英語授課的,預科畢業後有很多的學校和科系可供選擇。歐洲的教學方式非常注重學術文章的創作與規範,課堂上的辯論或是演講報告等更是常見,一昧的死記硬背讀起書來會非常吃力。東亞學生的優勢在於數學基礎很紮實,劣勢在於傳統的讀書方法拿到歐洲會十分吃力。學生如果不能夠抓到課程重點並將學到的學術理論與時事結合,會在一片資訊和文字中迷失。我很幸運的很快掌握到唸書的訣竅,在這一年中還能抽空善用荷蘭的地理優勢和歐洲先進的交通系統周遊列國讓我有機會體驗不一樣的文化和歷史。
我在阿姆斯特丹大學就讀的是一種叫ONCAMPUS的項目,很多人不太了解什麼是ONCAMPUS,ONCAMPUS主要提供給學生的是銜接英國/歐陸大學學制的機會,沒有ONCAMPUS 與 ISC的幫助,台灣的學生是很難有機會在當地大學就讀的。曾經有聽到ONCAMPUS 錄取學生的標準太低、升學率太高等等的流言。歐洲大學與台灣的大學不同-易進難出;招收的名額一般高的驚人,有些科系甚至沒有名額限制,只要過了分數門檻就會被錄取,但Drop-out rate也是高的可怕;UvA BC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升上第二年的學生只有約1/2,所以就算進去了大學可是也要為自己的功課成績負責任,不然很有可能無法順利畢業。
我很感謝ISC和Angel在這一路上提供了很多協助給我也很有耐心的去回答我的問題跟我分析利弊等等,即便是到達荷蘭後也常常關心在國外學生的發展。
